透视《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 新质生产力成核心动能
发布日期:2024-12-19
最近,培育中小企业成为热门话题!12月1日,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强调了优质企业培育体系的持续构建。12月2日,山东举办最新一期“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政策宣贯大会(下称“宣贯大会”),累计约20万人次看收听大会视频直播,大批中小企业得以了解最新政策。
宣贯大会对刚刚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下称《先进制造业条例》)进行了解读,《先进制造业条例》明确构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鼓励大型企业将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同时支持大型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新质生产力成工业生产核心动能
“一起益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八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的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活动贯穿2024年全年,要求各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重点从疏通政策落实堵点、化解经营痛点难点、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等三个方面开展服务行动。
在宣贯大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与技术改造处相关工作人员,对刚刚实施的《先进制造业条例》进行了解读。该条例明确了山东省将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采用先进制造模式,应用新型生产要素,加速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动能的工业生产系统和新型产业形态。同时,规定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区域协调、陆海统筹、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原则。
根据相关解读,山东将推动制造业集约集聚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是推动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建立完善产业链链长制,一体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高端化工、汽车、智能家电、工业母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农机装备、高端铝材、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先进制造业条例》明确,要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机制,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与此同时,2023年新修订的《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下称《中小企业条例》)也有相关表述:“应当推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等方面合作,支持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和基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同时,支持大型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推动要素聚集,福泽中小企业
前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曾撰文表示,要进一步完善集群布局,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群汇聚。山东的《先进制造业条例》明确要保障产业人才队伍、用地用能、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等要素的投入。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类似的表述同样出现在《中小企业条例》中,随着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同样会分享到红利。
在塑强产业人才队伍方面,《先进制造业条例》规定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鼓励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多渠道培养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在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用能方面,规定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科学合理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鼓励采用多种灵活的供地方式,优化能源供给和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机制;在加大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力度方面,则规定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财政奖补、引导基金、股权投资、财金联动等措施,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产业链金融业务类型进行明确。
而《中小企业条例》则要求在财政、金融、土地、环保、能耗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提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服务型人才培养,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投资融资、市场开拓、数字化赋能、育才引才等服务。
在人才方面,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创新人才,同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等创造条件向中小企业开放,也鼓励科研人员到中小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统筹规划中小企业发展用地需求,为用地提供便利;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孵化器、科技园区和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并按照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而在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方面,《中小企业条例》做了更为详细规定,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促进创业创新;规定特定群体参与创业时,要求主管部门落实创业补贴、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业企业,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在中小企业发展阶段,支持资金应专款专用,重点支持公共服务体系、融资服务体系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创业创新、梯度培育、产业链协同发展;设立引导基金,重点投资本地区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中小企业。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条例》明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落实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信贷投放。鼓励和引导地方金融组织,通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交易信息,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依法通过境内外上市挂牌、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票据融资、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保险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培育专精特新,政策形成合力
12月1日,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召开,700多位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负责人出席,还推出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优质服务产品,发布了一批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并部署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
与发展大会同步召开的还有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全国中小企业系统持续构建优质企业培育体系。要着力强化政策惠企,推动优化普惠性支持政策实施,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要着力促进创新强企,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深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着力强化服务助企,进一步提升助企服务水平。要着力推动人才兴企,畅通中小企业引才渠道,加大育才力度,助力留才用才。要着力推动法律护企,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先进制造业条例》则明确,通过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型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等优质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单项冠军企业的体量差距甚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领军企业亦是如此,所以《先进制造业条例》明确,要“构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鼓励大型企业将优质中小企业纳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而《中小企业条例》则通过不断修订,鼓励中小企业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同时,还要引导创办科技型、创新型、绿色低碳型中小企业,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专精特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培育的重点方向。
此外,《中小企业条例》还要求打造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下一步,山东将邀请相关部门及服务机构继续开展相关活动,持续助力中小企业“知、懂、用、享”惠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IEME山东装备博览会)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发起主办的国内重点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25第二十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定于2025年2月27-3月2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开年首场行业盛会,无限贸易新商机将在本届展会上涌现,现场将汇聚1000余家行业主流品牌同台亮相,展示数控机床、激光切割、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应用场景、智能装备、功能部件等最新技术及产品,80000平方米展示面积,打造山东省高端智能装备一站式采购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