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产业引领邹城经济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7-06-30
6月11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胜利闭幕。至此,邹城——这座因煤而兴的鲁西南小城已连续四年承办机器人领域的全国性顶级赛事。与机器人大赛结缘背后,邹城坚持创新驱动、支持智能装备产业等“四新”经济发展;以节会为媒,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邹城之于山东,是经济大省谋求以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缩影。
“四新经济”引领城市转型
山东邹城,曾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被誉为“煤城”,煤电资源一度占据了全市财政收入的90%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城市发展历史的辉煌。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因煤而兴的邹城,也面临着煤化工产业、煤机械制造产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经济结构制约。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资源型城市应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邹城在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的“四新”经济发展,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动力引擎,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正是邹城市近年来重点培育“四新”产业之一。
智能装备产业已在“政策风口”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具有先进性和智能性两大主要特征。由于其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6年12月7日,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智能制造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山东是工业经济大省,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具有智能装备支撑基础良好、部分行业智能制造优势明显、创新平台支撑能力较强、设计仿真能力快速提升等特点,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2014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并制定了高端装备等22个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引导和支持企业在生产、服务各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后,山东省政府发下《<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强省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进行了明确定位。
近年来,邹城市以加速经济转型为主线,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牢牢把握转型发展主线,把经济作为新动能新引擎,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高端智造,做强现代工业。
邹城市坚持壮大“6+5+X”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经济产业,以强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推动发展。重点培育6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持续扩大高性能纤维、高分子材料、电子布等产品规模,五年内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和产能规模,积极引进动力总成、整车技术,五年内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扩大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等领域生产规模,五年内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引进智能制造成套设备、机器人主机及服务配套项目,五年内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加快突破应急安防和节能环保产业,创建国家级安防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基地。
智能装备,下一个支柱产业
近年来,邹城市紧紧抓住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迅速布局的有利时机,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成立了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整合大学科技园、海外产业园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火炬邹城智能矿用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荣誉称号。
目前,邹城市已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项目打造了技术研发平台、商务平台、人才平台、基金平台、展示平台。已引进落地了诺博泰机器人、游骑兵电控等一批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与德国库卡公司等行业巨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智能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随着济宁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创业孵化园建设项目的成功落地,进一步夯实了邹城智能制造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
来源:凤凰山东